首頁 » 犬貓醫學知識 » 貓疫苗接種指南(WSAVA VaccinationGuidelines2010)

貓疫苗接種指南(WSAVA VaccinationGuidelines2010)

■貓疫苗接種指南

資料來源:GUIDELINES FOR THE VACCINATION OF DOGS AND CATS,COMPILED BY THE VACCINATION GUIDELINES GROUP (VGG) OF THE WORLD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 (WSAVA)

編譯:元亨犬貓專科診所

 

基礎疫苗接種計畫

貓咪疫苗種類分為:核心疫苗(建議接種)、非核心疫苗(依情況選擇性接種)及不建議接種疫苗,如表所示,在某些國家會因為地區及風險而將狂犬病列為核心疫苗,這是一種可以感染人及貓的傳染性疾病,而也有些國家是將狂犬病列入防疫政策之一,也是國際間運輸所必要的,然而,我們必須理解到貓卡西里病毒疫苗及貓皰疹病毒第一型疫苗所提供的保護力不及貓小病毒疫苗所能提供的,也就是說貓咪的核心疫苗並無法提供像狗核心疫苗般完整的保護。

雖然貓卡西里病毒疫設計為可以提供交叉感染對於嚴重症狀的防護,但仍然有多株卡西里病毒可能造成已接種疫苗貓隻的感染並引起輕微的症狀,而關於貓皰疹病毒第一型,目前並沒有可以提供對於強毒株免疫的疫苗,強毒株可能會潛伏並在動物緊迫時活化,病毒活化後會引起臨床症狀或是感染感受性較高的動物並致病,目前VGG採用貓皰疹病毒第一型及貓卡西里病毒接種為每三年一次,但在學者間仍有爭論,舉例來說:ABDC建議在高風險的貓隻採每年接種,而在低風險貓隻採每三年接種。

貓白血病疫苗也常常在學者之間引起爭論,目前VGG把貓白血病疫苗歸類為非核心疫苗,但建議是否接種取決於貓隻是否有高感染風險及當地環境的發生率,有很多貓學者建議,雖然現今貓白血病發生率因為疫苗的接種及控制計畫的實行下有顯著的下降,但仍建議在1歲以下、有戶外生活史的幼貓可以在8週齡之後以間隔3至4週的方式接種2次貓白血病疫苗。

幼貓的預防接種及補強

和幼犬一樣,幼貓在1週齡大時受到母體的移行抗體所保護,然而,未經過血清學測試,我們無法得知何時抗體會下降至貓隻對疾病有感受性或是對疫苗所產生的免疫會有反應,這取決於貓隻母貓體內本來的抗體的數量及從母體攝取到移行抗體的總量,大致來說,移行抗體會在8至12週齡時減弱到可以疫苗產生反應,所以一般建議,在8至9週齡進行初次接種,並在3至4週後再次補強,但在移行抗體缺乏且貓隻可以對疫苗產生反應的情況下,可以提早進行接種,而相對的,有些獲得較多移行抗體的貓隻可能會需要到12週齡後才會對疫苗產生反應,因此VGG建議幼貓最後一次預防接種應在14至16週齡時進行。

所有的幼貓都應該接受核心疫苗的接種,第一次在8至9週齡時,3至4週後補強1次,最後於14至16週齡或更年長時再補強,貓隻對於減毒疫苗的反應可以維持好幾年的免疫力。

成貓的再補強

所有的貓都應該在幼年接種完成的12個月後進行補強,這樣可以確保貓咪可以經由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避免在幼年初次接種時對疫苗的反應不充足,在這次補強之後,接下來的再次接種就以不短於3年的間隔來施行,除非有特殊的情況。

在不知道預防接種情況的成貓都應該先接種初次的減毒核心疫苗,1年後再進行補強。

已經對於減毒核心疫苗產生反應的貓隻可以維持免疫達數年而不須補強,但必須強調這樣的狀況不包括死毒核心疫苗、選擇性接種的疫苗,特別是包含細菌性抗原的疫苗,例如披衣菌及博德士菌疫苗都是需要每年補強以達到免疫的目的。

因此目前成貓還是需要每年的接種預防,然後,接種的種類和以往有些不同,大致來說,應該每3年接種一次核心疫苗搭配每年接種經選擇過後的非核心疫苗,VGG察覺到有些國家只有同時包含核心及非核心的綜合疫苗,VGG鼓勵廠商可以生產單株的疫苗,或是最少可以將核心疫苗獨立出來供給那些不需要接種非核心疫苗的貓隻。

如果成貓曾經接受過完整的幼貓核心疫苗接種,包含了貓泛白血球減少症、貓皰疹病毒第一型及貓卡西里病毒疫苗,並且接受了12個月後的補強,但卻未進行之後的例行性接種,只需要單次接種核心疫苗即可刺激產生免疫作用,但有很多文獻表示這樣情況的貓隻會如同幼貓需要2次的接種補強,不過這個理論尚未被證實且和基礎理論的免疫記憶相違背,相對來說,這個做法更適合不知疫苗接種史及無法做血清學測試的貓隻。

貓疫苗的注射位置

在過去20年來,已經有很多證據顯示貓注射肉瘤和含佐劑的貓白血病及狂犬病疫苗有關,大部份的皮下注射都會選擇注射在肩胛間,包括疫苗注射,而這也是貓注射肉瘤很常發生的位置,這種腫瘤具有高度的浸潤性,表示通常會需要較激進的手術來切除腫瘤。

在北美對於這個問題的建議是將這兩種高風險性含佐劑的疫苗注射於和其他疫苗不同的位置,以利於如真的發生可以更順利的手術移除,根據建議,將貓白血病疫苗注射於左後肢遠端,而狂犬病疫苗則注射於右後肢遠端,有一項最近的研究顯示,比較這個方式施行前後,在肩胛間的貓注射肉瘤的發生率有明顯的下降,及在右後肢的發生率上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身體左側及右側的腫瘤發生率也有增加,這是因為注射肢體遠端難度較高,可能會意外注射於腹部。

此種方式尚未在北美以外的地區施行,根據最近的數據,VGG建議以下事項來減少貓注射肉瘤的風險:

一.最好可以使用不含佐劑的疫苗,含佐劑的疫苗則不要施打於肩胛間。

二.疫苗,尤其是含有佐劑的疫苗,應該注射於其它皮下位置,最能夠被接受且能被安全施行的注射位置胸部及腹部的外側皮膚,腹部外側皮膚是針對貓注射肉瘤最好的選擇,因為如真的需要進行外科切除,相較於肩胛間及肋間有較鬆散的皮膚較易施行。

三.疫苗的注射位置應該常做更動,而注射的位置和疫苗種類則應該紀錄在病歷及疫苗紀錄卡上,或者是,同一年的疫苗都注射在相同位置,而下一年再做更動。

四.VGG建議所有懷疑是貓注射肉瘤的病例都應該通知適當的國際單位作為疫苗副作用的回報。

1380943696-3408890343

 

1380943696-2118099027

中文編譯出處:
★阿公阿嬤碎碎唸★ http://www.murmurdnk.tw/

宣告:歡迎網路暨非營利用途轉載分享,轉載時但請務必保持文章之完整(包含作者、出處及本宣告),如有違反,將不另通知依法追訴侵權行為。

 

使用FB留言意見

關於 Karen Lu

留言功能關閉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