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犬猫以食为天(宠物鲜食) » 做生鲜狗餐后的改变

做生鲜狗餐后的改变

自从去年开始接触,研究,深入了解宠物食品的真相,并致力于推广生鲜狗餐后,从一开始的大家持怀疑的态度看我们在变什么把戏,到愈来愈多人愿意去了解及学习如何去为家中的宝贝调理更营养,更健康的生鲜狗餐。这样的改变,让人相信明天会更好

这期间,看到狗子们吃了新鲜的食物,身体更健康,小毛病不药而愈, 大毛病渐渐康复,咱们家一打试吃员的健检报告,加上陆续加入搭伙的客人的狗,以及一些自己做生鲜狗餐的狗友提供的健检及心得交流,在在都证明一件事,多注意自家宝贝吃的食物是值得的。

一个真理,往往需要时间去验证,但随着时间流逝,生命苦短的狗子们是无法等待真理来到的那天。在阿公写的「千金难买早知道」一文中,即道出了我们恨不能早点接触这些资讯,早点让狗子们吃更健康,更营养的生鲜食物,而不会白白地被市售宠物食品的行销手法误导了那么多年。

其实,做生鲜狗餐给自家宝贝,不仅改变了牠们,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以前是老外一族,三餐加宵夜都要吃外头的我们,从没去想过吃下肚的是什么东东。加上三不五时,要囤积一些零食以防不时之需。说实话,我们也很少去留意产品标示,对报章杂志一些专家的呼吁什么千万不能吃,千么要谨慎吃的警告,更是马耳东风,从没放在心上。

但是自从要制作营养均衡的生鲜狗餐,开始研究一些营养学,食品的添加剂后,突然发觉,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狗子们而跟着改变了。

狗餐的原料,例如新鲜的牛,羊,鸡肉,当季时蔬,都是每周做狗餐的当日或前日买回现做的,不会在冰箱冰超过两天以上。即使自然派的零食也不加任何防腐剂,着色剂,这也是阿公的坚持。

正由于要求狗餐要新鲜,要有别于一般干饲料添加了里里扣扣一堆添加物的不同,所以会特别去了解食品制造的过程,这些添加物的作用及如何被加进去使食物看起来色香味俱全,但其实长期吃下来却对健康堪虑。

尤其是看了「你吃得安心吗?」及「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两本书之后,更是颠覆了我们对食品添加物的看法。

咖啡伴侣的奶油球竟然不含一滴牛奶,100公斤的黏烂碎肉,原本是废弃物,但加了添加物,摇身一变130公斤的肉丸,然后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只需白色粉末,不需任何大骨,就可以熬成豚骨拉面的汤头。够吓人吧!

上班族每天的速食便当及轻食,饮料,翻翻背面的标示,一共含有几十种添加剂?

我们从小喝到大的汽水,果汁,是用什么色素调制出来的?

小姐们为了身材曼妙,基于方便而买便利商店的盒装沙拉,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可以放上一天还那么色泽鲜美可口的样子?自己在家切的生菜莴苣,才一下切口就会变色,而盒装沙拉为什么不会?只要看过它们被放进杀菌剂中消毒或增加清脆口感,任何人看过再也不想吃了吧!

如果你对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食品含有多少添加物有兴趣的话,强力推荐去书店买「恐怖的食品添加物」这本书。或许看完,从此想洗手做羮汤,不想再吃外食也不一定,呵。

这本书的作者曾任职于日本的食品加工厂,每天的工作是四处推销食品加工添加剂。也是第一本揭发食品添加物内幕的书,被称为「食品添加物之神」,这本书于2005年一出版一星期就卖超过一万本,造成很大回响,在雅虎日本网路书店也获得了高达四颗半星的评价。

了解愈多,不仅在为狗子调配营养均衡的生鲜狗餐而绞尽脑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哲学。

某日我们夫妻俩又去逛超市,看到货架上琳瑯满目的零食,哇,有好多新产品耶,于是一一拿下来端详。

一看之下…

基因改造的原料,放回去吧。

添加色素, 膨松剂,乳化剂…, 还是别买好了。

己二稀酸甲,BHA…,呵,根本都不用考虑。

虽然说现在市面上的食品,有九成都有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以保存食品以及让食物本身看起来更美味,我们也不是像狗子一样每餐吃,天天吃同样的食物,那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多半会代谢掉。但是, 自从研究过相关文献后,对于此类的添加物,还是敬谢不敏吧!

我想起了我一位堪称美食主义的朋友,不吃标示为中国制造的任何食品,不吃任何有膨松剂,乳化剂的食物,添加防腐剂的食品,更是杜绝往来。

因此,再好吃的小吃,只要是发现有以上的东东,全都拒绝往来。因为,他的父亲与另一半,都分别于老年及壮年时得到癌症,所以深深地影响了他的饮食习惯。

虽不至于什么都吃有机的食品,但任何化学添加物是能避免就避免。

我想起「抢救黄金猎犬雷恩大作战」一文中的兽医鲍伯,也是在为了改善雷依的生活品质及治疗而将市售的宠物食品全都丢出去,改喂牠生鲜的狗餐,有机胡萝卜汁等, 常 笑说雷依吃的比他们都还好。但是,他们一家人的饮食习惯,也的确因为雷依而改变,变的更环保,更有机,也投入了有机食品的推广。

当我们为狗子做这些时,其实牠们也正以另一种形式回馈我们。

至少,我们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

天然,永续,乐活,成为我们与狗子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使用FB留言意见

关于 Karen Lu

留言功能关闭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