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家長不知有沒想過,在過度加工食品盛行的今日,為何犬貓及人類的消化系統疾病這麼常見,得到IBD的犬貓或人類如此多?而其實,只要你把那些高度加工的食品丟掉,用多樣性的食物來重建腸道生態系,難治的這些腸胃疾病將不再變得棘手。
過去這些相關研究多半依靠寵物食品製造商提供,但幸運的是因為狗是人類疾病的最好研究模型,為了治療人類的IBD,有愈來愈多非寵物食品行業的科學家投入腸道健康、微生物組及飲食如何作用進行研究。
在2019年賓夕凡尼亞大學獸醫研究人員在Microbiom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發現,患有IBD炎症性腸病中的一種慢性腸病 (chronic enteropathy, CE)的狗會隨著飲食多樣性的改變而改善,導致微生物組發生特定變化。改變飲食是治療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等炎症性腸病的首選策略。在患有類似疾病的狗中,研究人員追踪了寵物進入緩解期時微生物組的特定變化。該團隊的發現反映了克羅恩病兒童的情況,為改進治療性飲食提供參考。
腸道的微生物在身體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近幾年被大量發表,人類或毛孩每日所吃下的食物,的確影響了腸道中的微生物,在健康上發揮重要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29隻患有CE的狗餵食特定飲食,並找出這些狗的微生物組與疾病緩解之間的聯繫。研究發現,在疾病緩解的20隻狗中,微生物組和相關代謝產物具有關鍵特徵。症狀獲得緩解的狗的微生物組中被稱為次級膽汁酸的代謝物增加,當腸道中的某些微生物消耗肝臟釋放的膽汁時,就會產生次級膽汁酸。
次級膽汁酸的友好微生物之一是平氏梭菌,在疾病進入緩解期的狗中發現平氏梭菌數量增加,大腸桿菌和產氣莢膜梭菌等致病菌也變少。研究人員將發現與緩解相關的次級膽汁酸應用於從病犬身上生長的大腸桿菌和產氣莢膜梭菌,發現膽汁酸抑制了它們的生長。他們還把來自狗的C. hiranonis梭菌給予患有炎症性腸病的小鼠,看看這種細菌是否可以在不同的動物模型中減少疾病,並發現次級膽汁酸水平穩定和炎症減少。膽酸可以阻止病原體生長,梭菌則可以改善腸道健康。
研究人員也針對有克羅恩病(另一種炎症性腸病)兒童進行研究,在使用專門的腸內營養後,這些兒童的腸道微生物組中梭菌屬增加,這是另一種產生次級膽汁酸的友好微生物物種。
狗和兒童的類似環境使犬IBD模型成為兒科炎症性腸病的優秀模型,這項研究極大地提高對兒科 IBD的了解,並為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這項研究結果強調了多樣化微生物組對狗的健康,尤其是消化系統健康的重要性。患有IBD的寵物其實也伴隨腸道生態失衡或腸漏現象,現在可以經由微生物組分析來評估。而有IBD,首要之務就是選擇多樣化的新鮮食物,讓腸道微生物組恢復平衡及從胃腸道疾病中恢復。這也是單一配方且高度加工的飼料或罐頭所無法達成的。雖然現在強調有很多低敏飼料,但在相關研究中,有1/3的狗兒攝取這種飲食並未獲得改善。
生態失調通常被定義為腸道細菌的失衡,也就是好菌太少,致病壞菌太多。腸漏症的定義為腸道內壁無法防止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或潛在的有毒生物進入血液。細菌的不平衡是導致問題的原因,有時還有酵母菌,導致腸道膜發炎,導致稱生態失調或腸漏情況。
生態失調最常見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會殺死好菌和壞菌,破壞細菌的自然平衡。另外已知具有相同作用的藥物是皮質類固醇和NSAIDS(非甾體抗炎藥)。如果你的毛孩動不動就去看醫生打針吃藥,濫用抗生素,那需留意腸道生態系是否被破壞殆盡。
其他因素還包括高度加工的飲食,例如含有大量穀物不適合犬貓的食物、食品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表面活性劑、乳化劑和增味劑;壓力; 毒素;疫苗(疫苗實際上會刺激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或 GALT);以及寄生蟲感染。
對於患有IBD的犬貓,尤其是有嘔吐或腹瀉症狀,傳統的飲食建議是暫時餵自煮鮮食直到症狀改善,如果需要,還可以服用藥物或營養保健品來控制嘔吐和腹瀉,或使用針灸穴位來緩解症狀。(相關穴位可參考此文)
一般來說,從生病的犬貓的飲食中去除高度加工的、高壓力的食物,以均衡天然的合適飲食,加上適當的保健品來解決炎症和酵母菌,並支持其他器官系統,包括肝臟和胰腺,可以緩解症狀,解決腸漏的根本原因,才能讓毛孩走上康復之路。
此外還應檢視影響微生物群的其他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在沒有確認寄生蟲的情況下常規使用驅蟲藥、持續使用非甾體抗炎 (NSAID) 藥物和跳蚤壁蝨殺蟲劑,以及任何環境化學物質等,都可能導致毛孩未解決的腸道炎症。
預防勝於治療,好食物勝過好藥物,其實這些話都早已聽過千百次,但鮮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每天讓毛孩吃下的食物對牠們小小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高度加工的飼料及罐頭只提供方便,卻對長期健康不利。如果有所選擇,今天就開始摒棄高度加工的飼料罐頭,改餵食新鮮的天然食物吧!不論是要自己下廚(需先有犬貓營養需求及基本營養學基礎)或選擇市售經長期驗證的健康鮮食/生食,都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9/190909170740.htm